古体诗:
1. 四言诗:每句四个字,最早的诗歌形式,如《诗经》中的大多数篇章。
2. 楚辞体:由屈原开创,以其代表作《离骚》命名,特点是句式参差不齐,用韵较为自由,情感深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3. 乐府诗:源自汉代音乐机构乐府采集的民间歌谣及文人创作的配乐诗歌,形式多样,如《孔雀东南飞》。
4. 古风(古诗):泛指唐以前未遵循严格的格律要求创作的诗歌,如李白的《将进酒》等。
5. 杂言诗:句式长短不一,没有固定的字数限制。
近体诗(格律诗):
1. 律诗:唐代形成的严格遵守平仄、对仗和韵脚规则的诗体,通常包括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和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每首一般八句或更多,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 绝句:同样受格律约束,但每首只有四句,包括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3. 词:始于唐,兴盛于宋,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具有固定的词牌名,规定了词的字数、句数、韵脚和平仄,根据字数的不同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4. 古代散文:非韵文形式,主要包括先秦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等)、骈文(注重对仗工整和辞藻华丽)等。
此外,还有诸如赋、铭、箴、诔等各种文体,它们或是兼具诗歌和散文特点,或是特定用途的文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