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聪明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南
时间:2025-04-13 17:54:09
答案

1、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理科好的往往都热衷逻辑与推理,做个生化实验像是他们眼中的游戏;而文科学霸们都爱阅读,善表达。而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则源于父母在幼时的启发:

  “享受学习才是最高境界”

  2、阅读氛围很浓厚

  当今社会,家长们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关注孩子的学习、交往等等。然而,有很多家长却忽视了家庭读书氛围的营造,其实,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无论从阅读的重要性来说,还是从孩子要有良好的素养来讲,都是不可取的。

  巴甫连柯说:“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尽管话说得有点“过”,但还是有道理的。想想看,一个家庭读书的氛围很浓厚,父母、子女都以读书为乐事,哪怕这个家庭比较清贫,但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志趣上是高雅的,心灵上是融通的,充溢着温馨、祥和、安乐、幸福。

  有书可读是前提,按时读书是关键。我们也知道,家长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应酬,但无论怎样忙,家长也应抽出时间来,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榜样,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营造家庭读书氛围,还要家长和孩子多交流

  家长读书,切不可流于形式

  ,更不能虎头蛇尾,应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要定时读书。读书中,要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分享读书的心得,读书的喜悦。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困惑等,也会在交流中得到圆满的解释,久而久之,就会提升孩子的阅读鉴赏能力,思辨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3、学霸也离不开爱的滋养

  学霸们的背后并没有一群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

  妈妈与备考中的儿子约定,每晚睡前都要“爱的抱抱”,互道“晚安”。调查中,99%的孩子都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4、父母言传身教

  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自己要先做到。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就应做,要言行一致,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才有威信,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教育效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父母要有进取心,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父母教育孩子更多的是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孩子。

  5.不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

  能力第一,分数第二,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从现实层面讲,家长从小也是长期与考试接触,更懂得应试的特点,也就更容易看清学习成绩对孩子并不意味着全部。作为有此经历的家长反而可以站在应试之外更加理性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看重的是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当家长不把成绩放在孩子教育的第一位时,孩子也就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推荐
Copyright © 2025 持续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