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技行业面临由扩张到收缩的结构性转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线上流量呈爆发式增长,全球大部分科技企业采取过度的扩张性政策,绝大多数都扩招了大量员工以应对快速扩张的业务,有些企业员工数增长了30%甚至50%。眼下随着线下的复工复产和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科技企业进入了需求迅速收缩的“逆周期”。
而今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表现不佳,由产业资本泡沫引发的危机感传导到科技企业的经营层,科技企业不得不面对现实。美国哈佛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桑德拉·苏彻认为,“目前,一些科技巨头裁员是由于过度招聘和误判经济趋势造成的,现在许多宣布裁员的公司在疫情期间沉迷于无节制的招聘狂潮”。如今,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美国和欧洲经济都面临严重的衰退风险,对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收缩,那些扩张过度的科技公司不得不开展结构性转型。
二是为未来不确定的经营情况和战略转型留足空间。科技行业处在重要的结构转型期。iPhone的横空出世开创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而当下的科技巨头也都是移动互联网的大赢家。但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智能手机全球高普及率的完成,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逐渐消失,也再没有划时代的创新和新的热点。旧的赛道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手,新的赛道却还没完全成型。
这两年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都在焦急地寻找新的创新增长点。比如谷歌和Meta多年来一直尝试投资新业务,如谷歌云、Web3.0等,但实际收入仍然依赖于广告业务,未能找到真正的新增长点。这使得其中一些公司容易受到持有突破性技术的初创公司影响。
科技企业倾力“烧钱”打造新赛道,但研发投入和预期产出始终不成正比,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裁员。从前两年开始,扎克伯格就积极帮助Meta开拓一个元宇宙的未来。作为开发元宇宙业务的主要部门,Meta现实实验室(RealityLabs)2022年三季度收入2.85亿美元,运营亏损36.7亿美元,今年以来已累计亏损94亿美元,去年亏损超过100亿美元。显然,Meta的元宇宙战略还未成为Meta的机遇和新增长点,但即便如此,现实实验室几乎没有受到本次裁员的影响。
三是宏观经济变化造成科技公司融资环境日益恶化。今年以来,由于高通胀的影响,美联储不断收紧货币政策,加快资本泡沫和风险出清。结果就是不断拉高美国企业的融资难度,融资环境逐渐恶化。对于科技公司来说,凛冬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过去十余年,相对乐观的经济增长环境,让投资者偏好回报率更高的风险资产,尤其是曾经留下许多黑马传说的科技企业。融资根本不费什么力,稍有创新的点子加上自洽闭环的盈利模式,往往就能得到资本的青睐。在这个环境下,盈利与否不知道,但初创科技企业越来越多,团队也越来越大。而今年,人们对于经济衰退的恐慌彻底让投融资进入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