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文论思想,深深根植于他的儒家哲学。他认为文学应该服务于政治教化,即“文以载道”,这一思想贯穿在他的诸多论述中。
孔子强调文学作品的道德教化功能,提倡“诗教”,认为诗歌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引导人们向善。同时,孔子也重视文学的艺术性,他赞赏“思无邪”的诗歌,即内容纯正、情感真挚的作品。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兴观群怨”说,认为文学作品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提高人的观察力,促进社会和谐,也能表达人们对社会的不满。
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孔子文论思想的核心,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