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高贤塔,正式名称为寿圣寺塔,其来历和特点如下:
历史背景:
建于明代,是一座七级楼阁式砖塔。
位于太康县城西北20至23公里的高贤集,具体位置可能因资料来源不同而有所差异。
占地面积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名胜古迹之一,对研究宋代佛教在中原腹地的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佐证。
名称来源:
名字来源于孔子七十二贤之一的高柴,传说他活了一百二十八岁,被称为寿圣。
为纪念他对当地人的贡献,人们把此塔传称为“寿圣寺塔”。
地方传说:
当地传说此塔为侯家所建,后因侯家家族落魄也就成了公塔。
附近仍然有侯姓人居住,并相传只有侯姓人才能赤手爬到塔顶。
因塔高41.5米,所以当地还有高贤塔、看十八的说法,意为能看18里地。
保护状况:
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信息:
虽然十八里地不一定能看见高贤塔,但这句话也证明了高贤塔曾经的宏伟程度。
高贤上街村被划到规划区内,即将拆迁,这一消息传出之后,高贤塔又再次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