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后坝坡渗水问题是一个需要紧急处理的工程难题,处理时首先要查明渗水的具体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下是处理水库后坝坡渗水问题的一般步骤:
勘察与检测:
对大坝坝体进行勘察,查明坝体填筑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对坝基岩进行压水试验,查明基岩渗漏带范围。
检查大坝的施工质量,查找可能的裂缝、滑坡等震损。
检查坝基是否设置了截水槽或截水槽深度是否足够。
检查大坝建造时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工艺是否存在问题。
确定渗水原因:
可能是由于施工机械不足或落后,导致坝体填筑质量不均,形成松动土带或集中水平漏水带。
可能是不同料场的土同时上坝,土料混杂,土料干溶度不同,含水量不一,导致下游坝坡出现大面积渗漏或塌陷。
可能是地震等自然因素造成土坝出现裂缝、滑坡等震损。
还可能是白蚁等生物危害造成的大坝渗漏。
制定处理方案:
根据基岩渗漏带厚度,采取帷幕灌浆、土坝灌浆或土工膜防渗的方式进行整治。
如果是白蚁危害造成的大坝渗漏,可以通过巡查、布置诱杀坑和埋设药包等方式进行白蚁灭杀。
根据工程结构和渗水程度,选择是否筑混凝土防渗墙或作灌浆帷幕。
针对覆土较薄、坡度在24°~45°之间的岩石基面的岸坡渗漏区,可考虑采用混凝土防渗铺盖的方法。
库岸坡度较陡(45°以上)的库岸坡和水头较低的坝体迎水坡面,可以采用水泥砂浆砌块石沟缝防渗方法。
实施处理措施:
根据方案设计要求,采购防渗材料和施工设备,并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工程要求和作业流程。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执行防渗材料覆盖、筑混凝土防渗墙、作灌浆帷幕等处理措施。
安装监测系统:
在施工完成后,安装大坝渗水监测系统,定期检测大坝的渗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渗水问题。
请注意,处理水库后坝坡渗水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案。此外,对于任何工程问题,都应遵循相关的工程规范和标准,确保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