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斤短两”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即重量或数量不足,比实际标准少了一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商业贸易时期,当时的货物是用斤来计量的,有些商人为了牟利,会在称重时做手脚,使得买家得到的货物重量或数量少于实际应付的。因此,“缺斤短两”就用来形象地描述这种欺诈行为。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比喻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例如,在购物时如果商品的质量或数量与描述不符,我们就可以说这是“缺斤短两”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