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于海南省的民间戏曲,因海南岛旧称琼州,故名琼剧,又称海南戏。源出江西弋阳腔,明代中叶经闽南、潮汕传入海南岛后,吸收当地民间小调,逐渐方言化、土调化,继而发展为琼剧。
曲调由前期带帮腔的曲牌体演变成后期的板腔体,有中板、数字板、自由板、程途、古腔等类。
乐器上,早期只有锣鼓、笛,称“锣鼓吹打”;后以竹胡、唢呐、大管、三弦为主。表演上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行当,各行当中仍可细分。旦、净惯用假嗓,其余行当均唱本嗓。传统剧目有1500余种,以《搜书院》、《红叶题诗》、《海瑞回朝》等最为著名。